找到相关内容308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开示(四)

    ,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”。   所以前面讲的佛身、辟支佛身,声闻身,这三种都是出家人的形象,声闻身是说什么法呢?是说:、集、灭道法,观一切都是。这个一切可以简单概括生、病苦、死,还有...里有这样的例子:一个太太又又穷,沿街乞讨。乞讨到后来身体也病了,讨也讨不动了,就坐在一家大户人家的墙的外面,这墙外有一个洞,这淘米水、刷碗的水从这洞里面流出来,这个太太就坐在墙的洞外边,拿着一个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|普门品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3404830891.html
  • 一個學物理的人對佛教的認識

    ,有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諸相發生,於是佛教觀察到人生有八(即生、病苦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),說「四大空」、「世間無常」,要人「放下」,於是佛教被認為是「消極悲觀」...(即四天王天,仞利天,夜摩天,兜率天,樂變化天與他自在天),有物質界與神識合一的「人」與「畜生」,亦有很的「惡鬼」與「地獄」道眾生。這一些不同境界的眾生是因為「心的狀態不同」而產生的。以上是就大乘...

    紫虛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2339025.html
  •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(三)

    為惡賊虎狼之害,二為風雨寒熱之災,合此二者,謂之外。」   說人生之說的最具體的,是涅槃經上說的八。八是生,,病,死,愛別離,怨憎會,求不得,五陰熾盛等八類,分述如下:   一、生:生之...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,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。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,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來的。   二、:唐人詩云:「公道人間惟白髮,貴人頭上不曾饒。」,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。韓愈祭十二郎文云:「...

    于凌波居士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3939040.html
  •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

      二、二 我們的痛苦   二、二、一 痛苦的痛苦   二、二、一、一 病苦   病苦分肉體上與精神上的,肉體上的自不必說,精神上的痛苦是時時刻刻出現的。普遍對之唯一的辦法為以時間戰勝,除此以外別無他法。然漫長的時間的折磨,本不易忍受,而設或有新的病苦,又將如之何呢?   二、二、一、二   來齒搖髮落,體力衰退,不能享受人間樂趣,而死的陰影無時不在追隨中,虛此絕望之境,能無心灰...

    李恒鉞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139042.html
  •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(二)

    是非、胡作非為),自行招「集」而來的;如果想「滅」絕這些難,則必須修行正「道」,始克致之。   人生有那些呢?最少包括有:誕生的惱(生),衰的惱(),病痛的惱(病苦),死亡的惱(死...」的意思,含有「真實、事實、實相」的意思。四諦是指的那四種呢?就是「、集、滅、道」四種道理。現說明如下:   (一)諦——迷的果┐ ├世間的流轉  (二)集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839047.html
  • 一个学物理的人对佛教的认识

    不要执着这些悲乐无常的现象。要开放自己的心,离开这些无常现象的束缚。由于这「无常」的结果,有「生老病死」,有「成、住、坏、空」诸相发生,于是佛教观察到人生有八(即生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...「人」与「畜生」,亦有很的「恶鬼」与「地狱」道众生。这一些不同境界的众生是因为「心的状态不同」而产生的。以上是就大乘佛教的「心」的观点来说众生的起生次第,而小乘的阿含经就以较「实际」的观点来说,如起...

    紫虚居士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1439152.html
  • 漫谈参禅

    、坏容易感受,第三行,就不容易感觉,而且往往以为是乐而领受之。八中的生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,是比较容易感觉,都希望自己不发生这些痛苦,但谁也免不了。如《五王经》说佛为五王说法,“人生在世,常有无量众切身,今粗为汝等略说八,何谓八?生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忧悲恼,是为八也。”在诸中,都是以我见为根本,而生起贪瞋痴等烦恼,特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339295.html
  • 佛教思想──佛学与学佛

    无关的存在;而是存在于应机得益中的(这一见地,如贯彻起来,那就是「一切法正,一切法邪」;应病则一切都是药,不对病什么都不是药)。大众系的说假部说:例如谛:生、病苦、死等。生、,病、死……这种世间事实,是,并不是谛。要认识这些,厌离这些,断除这些;这些生、、病、死,才是谛。这最明确的表达了这一根本的观点,佛法惟有在信受奉行的实践中,才能表显出来。这一类型,就是大众系的佛学: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1539590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新注(一)

    依《瑜伽》卷四十四中所说;也有说“生、、病、死”名为四的。或说五,谓“贪欲缠缘、瞋恚缠缘、惛沉睡眠缠缘、掉举恶作缠缘、疑缠缘”(此五是《瑜伽》卷四十四中依五盖而说);也有说“生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”为五的;或说“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”为五的。或说六,谓“因(习恶趣因)、果(生诸恶趣)、求财位、勤守护、无厌足、变坏”。或说七,谓“生、病苦、死、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1339739.html
  • 佛教的仪礼、习俗及其禁忌

    加上“慢”增上慢、慢慢、卑下慢、“疑”(多疑)、“恶见”(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、断见等)为六个根本烦恼。由于有烦恼,就会感到人生是的。一般地说,人生有八:生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...的观点,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都取决因果关系。同样,人的、人的生命和人的命运,也都是自己造因,自己受苦。十二因缘是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人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死。十二缘起的内容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5340013.html